1.如何预防狂犬病?
由于狂犬病预后极差,病死率几乎达100%,所以狂犬病的 预防显得格外重要,它包括一系列措施。
(1) 控制传染源:①限制养犬,当某一地区执行限养犬法 后,被犬咬伤人数和狂犬病病发率就迅速下降,这充分说明限 制养犬的重要性。据统计,狂犬病患者中有50%是自卫能力和 防护较差的小儿,小儿喜欢与犬等宠物戏逗或者整天厮混在一 起,被咬伤或身体上原有伤口接触狂犬病病毒的机会比成人要 髙,这正是小儿狂犬病发病率高的原囱。
所以有孩子的家庭应 尽量不养犬以及猫等宠物。②按规定给犬、猫等宠物注射兽用 狂犬病疫苗。
③对疯犬必须捕杀和做无害化处理,无牌的野犬、猫等动物要加强管理,加强对进口哺乳动物海关检疫。④尽管 一些专家认为病儿唾液中狂犬病病毒含量很低,不能算做传染 源,但为其他小儿着想,应该隔离病人,做好病人家庭及就诊 诊室的消毒工作。
(2) 预防注射,它包括两种措施:第一种称“狂犬病疫苗”, 这种方法又称自动免疫,即注射疫苗后身体内产生抵御狂犬病 病毒的抗体,从而避免发病。要求小儿被哺乳动物咬伤后,在 医生指导下,于咬伤当日或尽早在当地区、县防疫站开始注射。
' 有些情况,如被犬、野兽咬伤头面部或伤口大且深者,医生还 可能安排注射抗狂犬病马血清或者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,以加 强预防作用,使用这两种药(生物制品)称为被动免疫。 关于 被动免疫说法不一,例如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建议:“凡被 咬破皮肤或舔过黏膜者,除疫苗外,还必须同时注射抗狂犬病 血清,并最好加用干扰素。”
对此,在实际工作中,可按防疫站 医生的建议予以注射,注意被动免疫应在受伤当日或3天内进行。 (3) 正确处理伤口。
要求:①伤口敞开,凡犬等(特别是 疯犬)咬伤后,除活动性出血不止外,不要缝合伤口,也不予 封闭式包扎。②清洗消毒伤口,若为肢体伤口,清洗前可在咬 伤处近心端(即伤口上方)缚一止血带,促使血液流出,并用 双氧水或20%肥皂水彻底冲洗伤口半小时,接着用生理盐水洗 净,再用碘酒、酒精消毒。
对被狂犬病动物(包括可疑有病动 物)咬伤者,在用上述方法处理后,应再用苯酚烧灼,继用90%酒精中和剩余的苯酚。有时根据伤口情况,尚需要切除已坏死 和污染的伤口组织。
(4)凡有伤口者,勿忘注射破伤风抗毒素(预防破伤风) 和抗生素(预防继发感染)。 。
2.怎样预防狂犬病?
狂犬病对人的危害很大,人一旦被狂犬病病犬咬伤,应 尽快注射狂犬病疫苗,如情况严重,还应注射血清或免疫球 蛋白,只要没有发病,这是抗体和病毒赛跑的过程,一旦发作,病死率是100%。
人一旦被情况不明的犬咬伤,应立即 到防疫部门进行紧急免疫。 对于无主犬及野犬,发现后应立 即采取控制措施。
被肯定或可疑的患狂犬病动物或野兽咬伤 后,伤口应及时以20%肥皂水或0。1%新洁而灭(或其他季 胺类药物)彻底清洗。
因为肥皂水可中和季胺类药物作用, 故二者不可合用。冲洗后涂以75%酒精或2%〜3%碘酒。
伤口不宜缝合。在咬人的动物未排除狂犬病之前或咬人动物 已无法观察时,应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。
除被咬伤外,凡被 可疑狂犬病动物吮舔、抓伤、擦伤皮肤或黏膜者,也需要接 种疫苗,被咬伤后预防性处理用消毒剂充分清洗伤口,如双 氧水、碘基消毒剂、0。 1%新洁尔灭,或3%〜5%肥皂水, 迫不得已时甚至只用清水洗涤也有意义。
但是注意不要用嘴 吸伤口,因为口腔中的微小破损可能拉近狂犬病毒与脑的距 离。较深伤口冲洗时,应用注射器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 洗,做到全面彻底,再用75%乙醇消毒,继之用浓碘酊涂 擦。
局部伤口处理愈早愈好,即使延迟一两天甚至三四天也 不应忽视局部处理,此时如果伤口已结痂,也应将结痂去掉 后,按照上述方法处理。清洗伤口之后,应该注射狂犬病疫 苗;注射疫苗的同时,还可以在伤口附近浸润注射狂犬病抗 病毒血清,但是如果使用抗毒血清,有必要加大疫苗的用 量,以避免抗毒血清降低疫苗的效果。
3.狂犬病应该如何预防呢?
1、清创伤口。
清创伤口是被狂犬或正常犬及其他动物咬伤后一道首要措施。伤者要及时用20%肥皂水或0。
1%的新洁而灭溶液把伤口反复冲洗干净,然后用2%的碘酒或75%的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,但切勿包扎。 2、注射狂犬病血清。
伤口处理完后,如被犬咬伤过重或高度可疑狂犬咬伤时,应立即到当地防疫部门注射狂犬血清,因为狂犬病的发病潜伏期最短只有10天左右,而狂犬疫苗全程免疫大约需10~14天,体内产生的免疫力才能达到保护水平。 为使患者及时获得被动免疫,在咬伤后48小时内应注射抗狂犬病血清。
3、注射狂犬病疫苗。在注射狂犬病血清最少3小时后再接种狂犬病疫苗,这样才能有效预防狂犬病。
狂犬疫苗全程共5针,即被犬咬伤后就诊时注射第1针,以后自第1针算起,分别于第3天、第7天、第15天和第30天各注射1针,全程注射完毕后,要在就诊的防疫部门进行免疫抗体测定,如抗体测定为阳性,说明患者体内己产生了针对狂犬病的免疫抗体,免疫接种是成功的。 反之,说明患者体内尚未产生足够的免疫力,这样还应补种1~3针狂犬疫苗,以确保达到预防狂犬病的效果。
4.狂犬病应怎样预防?
家养犬只要按照有关部门规定加强管理并定期注射狂犬病预 防疫苗(疫苗分活疫苗和灭活苗)。
用灭活或改良的活毒狂犬疫苗 免疫可预防狂犬病,其免疫程序是活疫苗(即狂犬病弱毒细胞冻干 苗)3 ~ 4月龄的犬首次免疫,一岁时再次免疫,然后每隔2~3年免 疫一次。狂犬病使用前,应以灭菌的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按瓶签规 定的量稀释,摇匀后,不论大小,每犬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, 可获一年的免疫期。
无论注射哪种疫苗的犬,一般无不良反应,有 时在注射局部出现肿胀,很快即可消失。灭活苗(即狂犬病疫苗)在 3 ~4月龄犬首次免疫后,二次免疫在首次免疫后3 ~4周进行,二次 免疫后每隔一年免疫一次。
但以上两种疫苗对体弱、临产或产后 的母犬及幼龄犬都不宜注射。
5.怎么预防狂犬病
预防狂犬病的做法如下: (1)要善于识别病犬。
病犬在前驱期表现为恐惧,对于人们虽算友好,但轻微刺激即会咬人;进入兴奋期病犬起卧奔逐、咬叫无常、吞咽困难、行动蹒跚、垂尾滴涎、进行性瘫痪,迅速出现呼吸循环系统衰竭而死,一般仅2~3日。 (2)对家养犬应进行管理,必要时给予预防接种,并进行医学监测;当家犬出现异常表现时,应及时送宠物医院诊治。
(3)捕杀所有野犬,狂犬、狂猫应立即击毙。对咬过人的家犬、家猫应设法捕获,隔离10天。
(4)狂犬疫苗血清常在犬咬伤72小时内使用,10日、20日、90日内再各注射一次。 (5)疫苗接种后不少病人仍然发病,其原因:①接种过晚;②接种量不足;③病毒毒力过强;④各种不良因素,如过劳、受寒、酗酒等。
6.预防狂犬病的主要措施有哪些
(1) 控制和管理传染源:加强对犬的管理是预防狂犬病的主 要措施。
国际上多采用“QDV”,即检疫管理(qimmntine),消 灭流浪犬(destruction of stray dogs),免疫接种(vaccination)的 综合性措施。 应严管养犬,捕杀野犬,严检进口犬或其他动物, 击毙并焚化或深埋狂犬。
(2) 保护易感人群:对某些高危人群,如从事狂犬病病毒研 究的实验室工作人员、兽医、动物管理员、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人 员及野外工作人员应进行狂犬疫苗预防接种。可选用原代地鼠肾 组织培养狂犬病疫苗(primary hamster kidney tissue culture rabies vaccine,PHKC-RV)于 0、3、7、14、30 日各肌注 1 次,每次 2ml。
在注射后20日可产生保护性抗体,WHO规定抗体效价为 0。5IU/ml有保护性,保护期为6个月。
二倍体细胞疫苗(hu- mandiploid cell vaecine, HDCV) 免疫效果更好 。方法为 0、3、21日肌肉注射,每次lml。
通常在疫苗注射后10日可产生保护 性抗体,保护期2~3年。 (3) 狂犬咬伤后局部处理。